
麻豆分處 主任
沿革
民國九年烏山頭水庫開始興建,於曾文郡轄內,成立『公共埤圳曾文郡部』。民國十年『公共埤圳官田溪組合』改稱為『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民國十九年嘉南大圳新設立工程完工,改為『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曾文郡部』。民國三十二年改稱為『嘉南大圳水利組合曾文郡部』。
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台灣光復後易名為『嘉南大圳農田水利協會曾文郡部』,其郡部設庶務、土木、水利三係。民國三十七年二月二十日,台灣省各地水利委員會設置辦法頒布後,再改組為『嘉南大圳水利委員會曾文分會』。分會組織設庶務、財務、水利、工務四組。民國四十五年十二月改組為『嘉南農田水利會麻豆區管理處』。管理處設事務、財務、灌溉、工務四股,轄下設二甲、林鳳、下營、大屯、海埔、麻豆、隆田、南廓、湖山、中營等十個灌溉工作站,及六甲、賀建、橋頭、寮廓、結義等五個水路工作站。
民國六十四年一月一日,政府實施『加速農村建設健全農田水利會方案』,為精簡機構及人員,於是年六月底將管理處事務、財務二股合併改為管理股及工務股等三股。裁撤六甲、賀建、橋頭、寮廓、結義等五處水路工作站及林鳳、海埔、湖山等三處灌溉工作站,海埔工作站併佳里區管理處達明工作站全部併入麻豆區大屯工作站,因此灌溉工作站有二甲、隆田、南廓、麻豆、中營、下營、大屯等七個工作站。
民國七十二年三月一日受台灣省農田水利會組織規程修改無管理處之設置,而將麻豆管理處撤銷,併入兼辦督導業務的佳里工作站。並將南廓站裁撤併入隆田站,大屯站裁撤併入下營站,二甲站改名為六甲站。
民國七十六年四月一日,因台灣省農田水利會組織規程修改,得設管理處,故為業務上需要而恢復麻豆區管理處,並設行政、工務、管理三股,轄內有麻豆、隆田、中營、下營、六甲五個工作站。
民國一0九年十月一日改制納入公務體制改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麻豆分處。
民國一一二年八月一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升格農業部改名為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麻豆分處。
事業區域
事業區域位於曾文區,北至急水溪、南至曾文溪、東與烏山頭區管理處相連、西與佳里區管理處為鄰、行政區域跨及官田、六甲、麻豆、下營、鹽水、學甲等六區,東西長約二一公里,南北長約十六公里,面積三三六平方公里,地勢平坦,表土深厚之砂質壤土及粘土,農業區佔約六成,非農業區四成,本區灌溉面積七,三六0餘公頃。
灌溉耕作方式
麻豆分處轄內灌溉地因地質而異分為三年輪灌區及併用區,水源主要引自曾文、烏山頭水庫,另有岩埤、岩後埤、洗布埤、菁埔埤、烏樹林埤、瓦埤、番子田埤,北廓埤等八埤池蓄水利用。並設置新中,西庄、橋頭子,西寮等四處抽水站抽取曾文溪及麻豆排水為補助水源配合使用。